谷雨书苑第266期 — 对疫情前的另一神话,写日记的方方怎么看?by 徐友渔

May 30, 2020

报名链接

活动时间和地址

2020年5月30日,周六1:00pm - 3:00pm (美西时间)

本次活动采用Zoom作为网上交流平台,具体信息将邮件通知报名的书友。

合办单位

琢见论坛,谷雨书苑

分享人介绍

徐友渔,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2015—2017为纽约The New School驻校学者,学术专长为语言-分析哲学、政治哲学、中国文化大革命,曾为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访问学者,瑞典帕尔梅教授、北海道大学特聘教授,发表著作20余部,其中有《自由的言说》、《形形色色的造反》,获2014年度帕尔梅奖。

分享主题

当“运动”加冕“伟大”之时,神话就此诞生。但张爱玲和方方,虽远隔时空,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揭穿它。

1949年之后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简称“土改”,是现代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其间的暴力和真相,至今尚未被世人充分认识。它既是一场悲情式的群众运动,又是一个精心包装的意识形态神话。这个大事件也被作家们视为极其重要的题材,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对这一事件进行了不同的叙事和解读。

以长篇小说的形式来装点这个神话的有两部作品,分别为革命作家丁玲和周立波所著,一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为《暴风骤雨》,两书都获得斯大林文学奖。丁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地书写出了土改中的众生相,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百态,周则用磅礴的气势再现了土改时期中国农村阶级斗争的状况。

但就如同“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的道理一样,有负责建构神话的,就有专门解构神话的。当然,解构这个神话的作品也出自两位大手笔,一个是张爱玲,现代史上有名的传奇女作家,她的《赤地之恋》和《秧歌》用平实的语言直击读者内心的柔软,以神来之笔深刻刻画出了土改时期的压抑氛围,有咂摸不尽的滋味。

另一位是因最近的日记事件而进入高光时刻的方方。她的《软埋》以极富生命力的文字,以一个女人的命运作为落脚点,立足于更高的角度,通过讲述几个地主家庭经历“土改”事件后的曲折命运和悲惨人生境遇,直面出残酷的真相,转而深挖出灵魂中的大包容和大悲悯。

而本期嘉宾也是研究中国当代历史的著名学者徐友渔教授,他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他的观点和体会:

张爱玲的《秧歌》和《赤地之恋》

方方的《软埋》

小说中的情节和寓意

土改运动的历史背景

真相背后的理性分析和彻底解构

本次活动我们将与琢见论坛(纽约华人读书会)共同举办。


Comments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