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视频
分享音频
第二部分:
Kelly念Holy
##分享人: 张慈 May May Miller
美国纪录片制作人/作家,张慈是中國第一部独立紀錄片電影《流浪北京》(吳文光導演)和《四海為家》(吳文光導演)的出镜者。2013年,她在元阳老城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关信仰与安乐死问询的作家纪录片《哀劳山的信仰》,此片获美国圣地亚哥大学2014年的选片放映,2015年2月在斯坦福大学,索菲亚大学放映。有关张慈的纪录片收藏于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柏克莱大学图书馆,太平洋档案馆,杜克大学,布朗大学等校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目前她正在拍摄大型纪录片《硅谷中国人》。从哀牢山到旧金山,从回子街到华尔街,用摄影机纪录自己的母亲,家乡哀牢山,民族历史,纪录片电影拍摄者是伟大的,纪录片电影更是伟大的,坚持电影记录,其它的日子仅是昙花一现。张慈喜欢旅行和演讲。 个人网站
##分享内容: 纪录片电影:《流浪北京》 吴文光是最值得关注的中国制片人之一,尽管他的作品在中国始终没有公映。他拍摄的《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69分钟 / 纪录片)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纪录片。
《流浪北京》讲的是自由作家张慈、自由画家张大力、张夏平、自由摄影家高波、自由戏剧导演牟森他们五人在北京寻梦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充满了艰辛,矛盾,没有结果,探索还将继续。《流浪北京》还有一个副标题,《最后的梦想者》。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正是知识青年从崇尚梦想,转为注重现实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面临转型的关键时刻,那五个“盲流”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最后的梦想者。
吴文光还以中国村民自治影像计划和民间记忆计划闻名。纪录片拍摄起来困难重重,因为题材的影像资料太稀少。吴文光调动中国各省贫穷的农民,被剥夺了一切,独立无援的农民,他给参与者每个人放了一部摄影机,让农民以摄影的手段来记录他们自己的命运。吴文光认为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让我们感动的东西,这就是纪录片最大的价值所在。纪录片不是对准焦点题材和热点人物的的,它应该是在普通的人的生活中间去发现那些有意思的东西,这是纪录片最有力的东西,当然也是最艰难的东西。这种拍摄和观察全在于制作人的修养、功底和眼光。一直在民间进行的纪录片和戏剧等方面的探索为吴文光获得了比纪录片本身更高的声望 。他的作品包括《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1966,革命现场》,《江湖报告》,《四海为家》,《1966,我的红卫兵时代》,《亮出你的家伙》,《和民工跳舞》,《治疗》,《操电影》《纪录片就像眼睛一样》。《纽约时报》对吴文光的评价是他在挖掘在中国遭到隐匿的历史,通过民间老人讲述,显示导致三千万人饥饿致死的大跃进真相。吴文光对纪录片的说法是,影像和真实搭上关系,肯定有其残酷的一面,这点来说永远没有止境,没有限度。残酷有不同的方式,一个非常诗意的片子里也隐含着残酷。伯格曼的片子实际上是很残酷的,表面上很诗意,黑泽明就不用说了。还有俄罗斯的塔尔可夫斯基,为人称道的艺术片大师。纪录片里,我看不出优秀的片子里没有一点不残酷的地方,纪录片表面看是暴力的方式。诗意的片子就是玩手术刀的,表面安静,但一刀就划到症结处,切除一颗社会的毒瘤,方式不一样。
##报名链接 EventBrite报名地址
##时间和地址
8月2号,周日晚上5:00pm
@635 High Street, Palo Alto
Comments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